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江东时评 | 北大研究生做“食堂阿姨”?跑偏的评论区应多些理性

2023-08-25 10:16:58 来源: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: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日,北大研究生毕业留校做“食堂阿姨”的新闻登上热搜,当事人黄女士表示:“10年后留在北大,我要做快乐的食堂阿姨。”引起舆论争议。

“北大研究生”与“食堂阿姨”自带流量和热度,这种反差感足以抓住网友眼球。事实上,黄女士参加的是“管培生计划”,于2022年入职北大餐饮中心,今年7月已从文员转岗为管培生,目前她正在轮岗体验食堂阿姨工作。恰如本人所说,通过这一环节可体验第一线食堂师傅们的工作,才能在未来更好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。但是,由于部分人对“管培生”培养流程的不了解,以及对“北大女孩做食堂阿姨”的事实和细节并不清楚,加之自媒体的推波助澜,导致“新闻学专业毕业做食堂阿姨”的新闻被解读为高学历找不到工作。而这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。

某种程度上,围绕黄女士的关注和不理解,充斥着就业与学历、专业与对口之间的分歧。其实无编制无户口的“食堂工作”对于黄女士只是一个创业的跳板,她想借助北大食堂平台,打造“东方健康膳食”,未来做轻食品牌连锁运营也不是没有可能。曾经,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一度引发舆论哗然,被称为“北大屠夫”,但多年之后,他和校友共同创办的“壹号土猪”销售额已达到10个亿。因而,不能简单将“体验食堂阿姨工作”等同于要当“食堂阿姨”。更应当看到,很多高学历人士目前从事的窗口岗位、一线工作,可能为自己创业或从事管理工作做铺垫、打基础。

网友的关注可以理解,谈到就业大多数人恐怕无法置身事外。虽然就业形势比较严峻,但北大学生毕业卖猪肉、清华毕业生去街道办工作,不少看起来“高才低就”的故事都启发我们,包括名校毕业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该多些选择,暂时“屈居”一线、基层岗位,也未必意味着没有前途。

有时,不妨放下学历光环,平等看待每一份工作,在平凡岗位上尽快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。要记得,高山低谷往往只是一时,只有行动起来,在偏执与释怀中找寻理想的平衡点,才能在广阔天地中深度挖潜未来就业“蓝海”,让社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双向奔赴。

(魏楠楠)

编辑: 袁媛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